11月17日,苏州大学李述汤、上海大学张统一、西北工业大学魏炳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成会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刘维民、西安交通大学何雅玲、南京大学邹志刚、燕山大学田永君、东华大学朱美芳、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张平祥等10位院士,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黄政仁研究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铁付德研究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赵西晨研究员、中国建材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梁振海高工等4名国内文物保护领域专家学者齐聚陕西科技大学,聚焦“古陶瓷制备技术与现代应用”科技成果和“交叉学科、地下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实验室”建设,共同探索中国文化遗产资源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__local/0/DA/27/70736F25BC6372E20913962B782_5C419FE3_383A6.jpg?e=.jpg)
![](/__local/0/51/B3/24AFE731340B94C818BDC398C17_C43F1231_38408.jpg?e=.jpg)
![](/__local/8/F1/62/F59D08F7EAD856D8270227DB5B1_2F656530_37E25.jpg?e=.jpg)
![](/__local/6/BC/7E/ACC750D93373A7E2E10C852061F_476726C5_22218.jpg?e=.jpg)
![](/__local/2/CA/4E/75C651A68E28FE193A4FCFABD8F_1186A157_1C259.jpg?e=.jpg)
上午,校党委书记姚书志在会前会见了与会院士专家。
![](/__local/8/1A/DF/B45CD6601AFAB2E610BDA0D04F8_644B1BCC_1A53A.jpg?e=.jpg)
随后,由陕西科技大学牵头,上海大学、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旭日陶瓷有限公司共同参与完成的“古陶瓷制备技术与现代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学校逸夫楼506会议室举行。评价委员会组长由李述汤院士担任,张统一院士、魏炳波院士任副组长。校长李志健、副校长黄剑锋、成果完成方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陕西省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主任冯凯主持。
![](/__local/C/33/68/2B9F8E719F5B9FFE370F28989B4_2CED01E5_12986.jpg?e=.jpg)
李志健首先代表学校欢迎与会院士专家莅临学校指导工作,感谢院士专家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大力支持,并介绍了学校 “三创两迁”的办学历史和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李志健表示,学校陶瓷专业具有60余年的办学历程,特别是在古陶瓷数据库开发、多元信息提取、科学认知与复仿制、古为今用等方面有着良好的科研积淀和传承。此次完成的“古陶瓷制备技术与现代应用”科技成果,是学校30年来古陶瓷研究的系统梳理,也是产学研结合、推动传统陶瓷行业转型升级的积极行动。希望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指导分析不足,推动陕科大古陶瓷研究更上一个新台阶,以文化传承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__local/E/A2/B7/587FBE3BCB09CC2BBAEC835CC48_F3D072A8_13B2E.jpg?e=.jpg)
黄剑锋指出,本次科技成果评价会议致力于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地方需求的文化遗产保护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将认真梳理与会院士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着力解决古陶瓷研究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拓宽古陶瓷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学校建成文物保护领域的高水平科研平台,促进交叉学科健康发展,提升科研水平,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__local/F/9C/FB/979BCFC54A9394E75748468E2BD_3F8AB5B5_12341.jpg?e=.jpg)
陕西省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主任冯凯主持会议
![](/__local/E/FB/2B/8418937E2B5F13F98CDD9B547AB_C8A99DCB_11202.jpg?e=.jpg)
罗宏杰教授代表成果完成单位汇报了项目的技术内容、创新成果、经济效益等情况。该项目形成了劣质原料古陶瓷技术、中性焰仿古瓷釉技术、结构着色色釉料技术等三项核心成果,突破了原料成本与特种装饰效果难以兼容的难题,攻克了还原焰烧制青瓷污染大、能耗高的技术瓶颈,解决了化学色料燃烧合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企业的原材料与生产成本显著降低,显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与会院士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成果研制开发情况的汇报,仔细考察了科技成果及有关资料,并就相关细节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评估和问询。经过评价委员会反复、仔细讨论,一致认为“古陶瓷制备技术与现代应用” 科技成果技术先进、创新性强,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适合在传统陶瓷及上下游产业链推广应用。
![](/__local/4/6D/07/67066E63C3747BCBE8323FCB7EE_39BEE463_F35A.jpg?e=.jpg)
![](/__local/2/EA/3F/FE86CC1A9BD8548603A6F594112_3F554A70_17779.jpg?e=.jpg)
![](/__local/6/D7/C3/66B71E86788254417E28130F977_47C8FEF3_FBE6.jpg?e=.jpg)
项目成果样品展示
下午,交叉学科建设暨地下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实验室专家研讨会在人文楼C213会议室召开。
![](/__local/1/82/4A/785A92CCA76A4F222BBF11787C5_333D7F47_175B2.jpg?e=.jpg)
专家组组长由李述汤院士担任,副组长由魏炳波院士担任。副校长黄剑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班子成员和地下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实验室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蒲永平主持。
![](/__local/5/68/EA/846805F8C942835C4486E392EF2_DD727A1F_14246.jpg?e=.jpg)
黄剑锋介绍了学校学科发展历程和总体情况,“十三五”期间学校学科建设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从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功能及目标、实验室建设方案设计与可行性分析这四个方面介绍了地下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实验室的初步建设方案。
![](/__local/5/0F/8A/8F1AC53DC962DFDBDDB338B9354_B4810502_13D13.jpg?e=.jpg)
副校长蒲永平主持会议
与会院士专家认真听取了学校学科发展和地下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实验室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就相关细节进行了反复讨论,一致认为“地下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实验室” 建设具有迫切性与必要性,实验室功能齐备目标明确、建设方案合理可行,有望成为地下文物保护领域的研发基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__local/5/0D/3C/1DEC53C17041AE0D83E127B956E_E4CAF8EA_1464D.jpg?e=.jpg)